新华社沙特阿拉伯吉达7月17日电 (国际观察)拜登中东之行成果寥寥
随着在沙特阿拉伯西部海滨城市吉达召开的“安全与发展”峰会16日闭幕,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中东之行结束。在以色列被网民吐槽,在巴勒斯坦遭民众抗议,在沙特受记者质问,拜登的访问平淡收场。
分析人士指出,拜登出访前曾高调宣称将开启美国和中东关系“新篇章”,但结果却是接连碰壁,没有多少实质成果。中东政治气候已发生巨大变化,追求和平与发展成为地区主流,中东各国与固守霸权思维的美国分歧明显,拜登访问不受欢迎、成果寥寥不足为奇。
分歧明显
拜登访问中东第一站是美国在该地区最坚定的盟友以色列。访问期间,拜登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签署了联合声明,强调“两国牢不可破的纽带”及“美国对以色列安全的持久承诺”。声明说,美国将动用其“国家力量的所有要素”来确保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并承诺与其他伙伴合作应对伊朗“侵略和破坏稳定的活动”。但以色列对此并不“买账”。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拉皮德要求为伊朗重返伊核协议谈判设立截止日期,而拜登表示拒绝。
耶路撒冷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所长埃弗拉伊姆·因巴尔说,联合声明缺乏实质性内容。“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将在伊朗问题上做些什么,这是以色列最关心的。虽然公开表态中,美以在竭尽全力表明没有分歧,但双方的分歧显而易见。”
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见了来访的拜登,然而巴美并未发表联合声明。巴勒斯坦总统顾问马吉迪·哈利迪透露,巴美双方在阿巴斯和拜登会晤前几个小时仍在就联合声明事进行沟通,但终因分歧过多而放弃。
巴勒斯坦比尔宰特大学教授阿里·贾巴维认为,巴以问题并不是拜登此访优先事项,拜登访问巴勒斯坦更像为了完成一项“政治任务”。巴勒斯坦政治分析家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说,拜登此访目的是为11月美国中期选举造势,根本不会提出任何有关解决巴以问题的新思路。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将伊朗核问题、巴以问题等当作“棋子”和“筹码”,用以实现其维持霸权、搅动地区局势、服务国内政治的一己私利,与以巴领导人产生分歧自然在意料之中。
不受欢迎
借助访问沙特和出席沙特吉达“安全与发展”峰会来“求油”并筹划中东“小圈子”是拜登此行重点。外界分析,拜登政府希望沙特等海湾产油国增产以压低国际油价,缓解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助力中期选举。此外,美国企图在中东拉帮结派、打造“中东版北约”、遏制伊朗和俄罗斯等国的意图也很明显。
然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在吉达峰会发言中,对增产石油问题含糊其辞,表示沙特“有能力”提升石油产能至日均1300万桶,但暂时没有额外的能力将原油产量继续提高。而对于拜登希望拉拢中东国家对抗伊朗、俄罗斯等国的意图,参加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均未有明确回应。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指出,拜登政府上任已将近一年半,中东访问姗姗来迟,时间和空间都排在欧洲和亚太之后,没人相信他重视中东。加之美国相对实力下降,对中东投入减少并多次在中东制造事端后全然抽身离去,使得中东国家对美信任度大为降低。
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副教授王光远认为,多年来,美国为了实现在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最大化,利用军事打击、人权外交和所谓“颜色革命”等多种手段,故意制造对抗,搅动地区局势,甚至颠覆中东国家政权,令地区国家陷入安全困境,给该地区造成严重伤害。如今,追求和平发展已成为地区主流,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信誉正在走向破产,地区国家与美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不断减少,沙特等中东国家的战略自主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不愿再以牺牲自身发展来做服务美国利益的代理人。
沙特媒体报道,在拜登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会晤中,穆罕默德告诫拜登,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别国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推行美式价值观失败即为明证,“沙特不欢迎美国的价值观外交”。(参与记者:王卓伦、柳伟建、王海洲)
微博热议
更多报道
拜登称不许中俄填补中东真空,沙特官员回应(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沙特阿拉伯访问,这是其任内首次中东之行的最后一站。此前,对于自己宁愿“打脸”也要去沙特,拜登曾声称这是为了防止中俄“填补中东真空”。
15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采访了沙特外交国务大臣阿德尔·朱拜尔(Adel al-Jubeir)。美媒记者也提及了拜登此前的言论,朱拜尔则回应称,沙特的政策是与各国建立沟通桥梁并打交道,中国是沙特重要的贸易伙伴、能源市场以及投资者,美国在多个方面也是沙特的头号伙伴。他强调,在中美两国之间,沙特不认为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是相互排斥的。
另外,拜登在同沙特王储会谈后表示,自己就“卡舒吉遇害案”已告诉沙特王储,“我认为你要对此事件负责”。而朱拜尔则反驳了拜登的说法,表示没有听到拜登对王储说过这句话,两位领导人当天只是简单交流了一些人权问题,并未详细谈论卡舒吉遇害事件。
CNBC报道截图朱拜尔现任沙特外交国务大臣,此前他曾担任沙特外交大臣,更早之前还曾担任过沙特驻美国大使(2007年至2015年),因此是在对美关系上的“外交老手”。
CNBC记者哈德里·甘布尔(Hadley Gamble)首先询问朱拜尔,沙特在国际能源市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拜登似乎本身并不想访问沙特,能源问题是否是其此次到访的主要原因,或是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
朱拜尔则表示,他本人不会“读心术”,因此无法确定“拜登不想来”的说法。此时,记者甘布尔插了一句拜登曾针对沙特发表的“贱民之说”加以补充,而朱拜尔又表示,一个人竞选期间所说的内容和人们后来看到的情况往往是不一样的,比如特朗普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但后来他和沙特的关系很好。
朱拜尔接着表示,沙特同每一位美国总统都关系良好,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沙特欢迎他们到来,两国在能源、可再生能源、食品安全、气候变化、金融市场以及军事和反恐等领域兴趣广泛。同时,沙美两国还要共同应对所面临的地区挑战,如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非洲之角等问题。
沙特外交国务大臣阿德尔·朱拜尔 视频截图记者甘布尔随后对朱拜尔说,对方所说的意思是“历史和政治不会影响沙特对油价的决定”,是否意味着沙特已转向了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新伙伴,中国已成为沙特的最大外国直接投资者。此外,甘布尔还提到拜登早前的一番表态。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7月14日,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拉皮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美国正在与中俄争夺国际影响力,疏远沙特将损害美国的利益,希望借此次访问重申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以防止形成“一个由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填补的真空”。
对此,朱拜尔说:“我们的政策是建立与各国之间的桥梁,我们希望能够与每个国家打交道,我们希望能够与每个国家接触,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市场,中国对于沙特也是一个巨大的投资者。”
“在安全、政治协调以及投资贸易方面,美国当然是我们的头号伙伴。在这两个国家之间,我们与人们建立桥梁,不会认为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是相互排斥的。”朱拜尔表示,沙特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会聆听历史,并如他之前所说的,共同应对当代所面临的地区挑战。
近年来,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因沙特籍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急转直下。拜登曾在2020年总统竞选期间称,要将沙特变为“事实上的贱民”。但在能源危机引发的急剧通胀之下,拜登政府不得不一改“强硬”姿态,重建与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的关系。
7月15日,拜登抵达沙特阿拉伯红海东岸城市吉达,继续中东之旅。为避免尴尬,美方出发前就对外放风“不会握手”。不过当天,拜登主动对前来迎接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伸出了拳头——两人轻轻碰拳示好,不出意外还是引发外界强烈争议。
7月15日,拜登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碰拳。图自澎湃影像《华盛顿邮报》指出,这一姿态预示着两人之间的“接受甚至亲密”,与拜登此前“贱民”的承诺明显背道而驰。卡舒吉未婚妻坚吉兹在推特发文,以卡舒吉口吻讽刺拜登称,“这就是你承诺向杀害我(卡舒吉)的人问责的方法吗?你双手沾满了下一个被王储杀害者的鲜血。”
由于卡舒吉曾是《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多次为该报撰文批判沙特王储。此次拜登与沙特王储碰拳后,《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莱恩(Fred Ryan)也在声明中痛批其“可耻”。
尽管在公开场合对卡舒吉遇害一事只字未提,但拜登在会后为自己辩解说,他在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举行闭门会议时“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记者卡舒吉的谋杀案。
“他基本上说他个人不对这件事负责,”拜登在会面后告诉记者,“我说我认为他是”。
据《纽约时报》7月15日报道,对于拜登的说法,作为沙特外交国务大臣的朱拜尔予以了反驳。朱拜尔告诉记者,他本人没有听到拜登对王储说“他对此负责”这句话,两人的交流只是涉及一段简短而不那么具有争议性的描述,聚焦于人权问题,但并未详细讨论卡舒吉遇害事件。
朱拜尔还表示,卡舒吉遇害事件是一个“可怕的错误”,但沙美两国都已经向前看了,并没有兴趣回顾过去。他补充称,该案件中被定罪的下属人员受到了审判,一些人正为此付出代价。
7月15日,拜登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随后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谈。图自澎湃影像对于拜登日前宣称“不会允许中俄填补中东真空”这番说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15日回应称,中东人民是中东的主人,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更不存在所谓的真空。当前中东局势很不太平,疫情反复延宕,拖累地区发展;乌克兰危机持续外溢,冲击地区安全。中东人民最渴望的是发展,最需要的是安全。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大国应当急中东人民之所急,帮助中东国家和人民解决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为此提供建设性的助力,而不是相反。
汪文斌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为维护中东和平、促进中东发展,推动中东热点公正、合理解决作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了应有作用。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中东实现和平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
点击进入专题:拜登任内首次中东行今日热点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