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苏时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发现课堂改革样本 | 40年,一所中学的课改进化


“与学生学会学科知识相比,他们更需要学会如何学习,因为学习方法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简称“一三四中学”),有一本内部编印的名为《学会学习》的册子,主要收录的是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它通常包含“学习习惯、学科学习、难点突破和学法指导”四个部分,其中“学法指导”是来自教师的总结。这本册子是学校养成教育系列成果之一,被称为一三四中学的“课程罗盘”。

“与学生学会学科知识相比,他们更需要学会如何学习,因为学习方法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学校党委书记傅巍川说。于是,在一三四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通常会埋伏两条线,一条是学习学科知识的目标线,一条是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线。

“改变课堂不是目的,改善学习才是”

“求索课”作为学习方法交流课,在一三四中学每月进行一次。课堂上学生先各自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再进行交流,旨在用好方法引领学生学习。

孟凡诺是2023届学生。她很喜欢地理。她总结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用好地图。她说,在地理学习中要做到“左图右书”,因为地理学科的很多重要知识都“藏”于地图中。

那么如何才能用好地图呢?孟凡诺总结了四个方面。一是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因为地图就是知识的骨架和脉络,掌握了地图就能从中发现规律。二是掌握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这样才不会漏掉细节,读图时通常要经过“获取信息、分析地图、说明原理”三个步骤。三是善于动脑,能提出问题,要知道学习的区域在什么地方,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了解所学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会带来什么影响。四是勤于动手,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会使你心“灵”,还会使你手“巧”。

孟凡诺的这一方法曾经在“求索课”上分享过,整理后被收录进《学会学习》一书。无独有偶,2022届学生王益松总结了自己做笔记的方法。他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向同学推荐了“康奈尔笔记法”,并强调记笔记不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节奏,不要贪多,记录要点是灵魂,还要尽可能保持笔记本的整洁,字迹工整,适当使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

“改变课堂不是目的,改善学习才是目的。”这是近年来一三四中学教师在课堂变革过程中凝聚的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一场包括“学会学习”在内的“五维融创课堂”改革正在一三四中学悄然展开。

“五维融创课堂”关注“真实学习、整体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反思学习”五个维度。如果说“求索课”是“学会学习”的载体,那么下面的课堂片段则是重视“反思学习”的体现。

在一堂由学生全程主持的大单元议论文思辨能力探究课上,围绕“选择与坚守”这一辩题,九年级八班的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学习。

课后学生王誉顺的总结陈词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他说:“以前我觉得议论文特别难写,毫无头绪,但是通过课前老师布置的前置任务,我在给课文画思维导图,梳理作者论证思路的过程中,明白了论述的过程可以层层递进,也可以是‘总—分—总’的结构,还可以先驳再立。”学生齐健君感慨颇多,“原来阅读、表达与写作是三位一体的。”他说,“我以前觉得阅读和写作是各自独立的板块,辩论赛后的‘落笔生花’环节让我真正感悟到读说写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节课我们在阅读中学习,在辩论中实践,在写作中生成,在整体学习中实现了深度学习。”

教学的核心在于“学”而不是“教”,所以教学改革必然要进行学习方式的创新,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一三四中学的课堂改革越走越深。

“五维”观照学生“学”,“融创”支持教师“教”

“五维融创课堂”是一三四中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成果。如果说“五维”重在观照学生的“学”,那么“融创”则是为了支持教师的“教”。

按照傅巍川的解释,所谓“融”,一是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深度结合,以及教师间知识与智慧的共享和融合。二是强调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体系。三是指在教师团队中鼓励知识与经验的共享,以集体的力量解决教学难题。所谓“创”,强调在教师智慧集群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探索和创新,包括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学校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实施新的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度学习。在傅巍川看来,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只有教师研得深刻,才能教得适切,只有教师的教发生变化,学生的学才能有效发生。”从大学一毕业就在一三四中学工作的傅巍川,更清楚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到哪里去”。

2023年12月8日下午,一三四中学举行教师智慧集群阶段研磨会。在这次会上,数学教师梁子洲立足教研组学科建设,阐述了“六位一体”数学课程式;语文教师施晓端分享了“议论文提升思辨五步法”经验;教师郭彦君分享了以课标为依据、以项目化为形式、以微电影为媒介,探索“亲情主题教学与微电影整合”项目化学习的经验。一共7位教师分享了个性智慧和集群智慧成果。会议最后,傅巍川向全体教师发出了“征集教学智慧成果”的邀约。他说,各学科教师要协同起来,敢于继续重构学习场景,重建学科范式,以教师集群智慧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今年开学前,学校从征集的成果中评出10个学科课程群、60个集群智慧和268个个性教学智慧。

学科集群智慧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既关乎学科内部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深度整合,也涉及不同学科间智慧的交叉融合。校长张晶侠介绍说,不同学科间的智慧融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学科教学团队合作,共同规划和实施教学活动,共享教学资源,协同解决教学中的跨学科问题。二是促进学生跨学科视角的形成,鼓励学生发现和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他们对综合知识的探索兴趣。三是跨学科主题设计,在教学中通过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主题,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融合。

“五维融创课堂”体现了基本模式、个性智慧、集群智慧三者的融合创新。“要激发教师内生力,将教师的隐性智慧显性化、零散智慧体系化、个性智慧集群化,特别是新课标更强调整体性、情境性以及大单元、项目化、主题式等,教师个体很难完成,所以更需要团队合作,形成学科组的集群智慧。”傅巍川说。

“教与学的天平”要适时调整

“有这样一种现象,有时候吃完香蕉再吃枣会觉得恶心,但吃法不同,程度也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香蕉和枣切成大小相等的块状,并配成不同比例试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感受。这是化学教学中真实学习的一个案例。

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正高级教师蔡蓉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对化学学科的整体印象,通常会借助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化学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蔡蓉是学校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她以“了解常识、获取经验、理论建构、实践应用”为流程,提出了“慢化学”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知识间关系的构建,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进阶的过程。

与蔡蓉一样,政治教师孙雪也走上了个性化教学之路。她探索的“议题式”教学策略以议题为纽带、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任务为指向,结合课程内容与相关资料、时政热点,设置统领整节课的议题和分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学习。语文教师孙伟则提出了“追求课堂有引领,点拨有要点,合作有实效,思维有路径,固化有习惯,练习有类型,实现常态课堂简单、平实、厚重”的教学主张,让学生“爱听会听、爱读会读、爱想会想、爱说会说、爱写会写”。在孙伟看来,“会”是基础,“爱”是发展,不会不爱,会而生爱。

一三四中学的不少教师都积极探索“教”与“学”关系的有效心法。这得益于近年来学校“模式后个性化教学”的推进。在过去学校整体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开始渐渐显现。学校教研团队专门梳理过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在微观教学层面的适应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教师自由发挥和拓展的空间;教师教学探究主动性弱化;过多关注适应模式之“形”,忽视教学思想精髓之“神”;优秀教师个性化教学主张难以展现和共享等新问题。

为了在教学中将教师的个性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学校推出了“模式后个性化教学”举措。傅巍川说,伴随着“模式后个性化教学”的推进,一线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细节,聚焦关键节点,让教学变得更为精细、周密。

于是,学校开始着力促进“一师一品、名师多品、多师一品”等多种形式的个性教学智慧,通过整体激发、过程辅助、凝练指导、搭台展示、成果认同等,引导教师找到关键问题,聚焦关键事件,凝练教学主张。

“模式后个性化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成了更多带有学科特点的“微模式”“微流程”。二是在不同教学节点与教学细节中提出许多个性化的教学主张,进而形成学校校本知识管理的丰富成果。早在2017年,学校首轮教学智慧展示活动就涌现了一批具有独特性、实效性和发展性的教学成果,涉及教学模式、学科实践、学科融合等108项。

创建于1950年的一三四中学在课堂改革这条路上已经积淀近40年的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集中攻坚课改经历了四个阶段。“十一五”期间,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探索形成了以合作学习为典型特征的“伙伴式课堂”;“十二五”期间,在“生本教育”基础上,学校构建了以自主学习为典型特征的“主动发展式课堂”;“十三五”期间,探索模式后个性化教学;“十四五”期间,着力建设“五维融创课堂”,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课堂改革发展路径。

今天的“五维融创课堂”一边关注教,一边关注学,旨在走向“教学合一”。“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把握的是适时调整教与学的天平。”傅巍川说。

很多人都想知道,40年来一直谋变课堂的一三四中学,下一步的改革触角会伸向哪里?傅巍川内心很笃定,“未来不在未来,而在当下”,因为做好当下的改革就会不断遇到新问题,而新问题的出现不就意味着新的改革空间吗?

记者手记

时间的流变与“改革”的接续

本报记者 褚清源

与那些为“稳大局”而“守旧局”的学校不同,选择改革的学校便意味着拥抱挑战和不确定。目之所及,有学校为“破困局”而改革,有学校为“应变局”而改革,也有学校为“开新局”而改革。记者走进的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的改革则是三者兼而有之。

在一三四中学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有近40年的发展与课堂改革有关。从家长眼中的“不好好学习就送到一三四中”的薄弱学校,到破局成为当地教育质量的领跑者,一三四中学的华丽转身早已在业内成为美谈。

谈到“破困局”,要从一个关键人物说起。时间拨回1985年初,时任校长李锦韬“临危受命”。那个时候,你能想象到的薄弱中学的样子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印记。李锦韬最终选择从课堂变革来破局。他提出的“四个转变”,即变课堂为学堂,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与品质,变学会为会学,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培养聪明才智和特长。这在20世纪80年代可谓“一股清流”。

改革的结果众所周知,学校不仅成了家长眼中的好学校,还成了全国教学改革先进集体。李锦韬个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后来还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确切地说,一三四中学的改革基因就是从那个时候被植入的。作为继任者,接过改革接力棒的傅巍川对前几任校长一直念念不忘。在他的讲述中,一三四中学的课改轨迹逐渐清晰起来。

继李锦韬校长之后,一三四中学又历经张锡华、周琦、吴艳、邓华、汪永海、王欣强等6任校长,每一任校长都没有推倒重来,而是在传承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再出发。多年来,从“伙伴式课堂和主动发展式课堂”到倡导“模式后个性化教学”和彰显教学智慧集群的“五维融创”课堂,一三四中学的课堂改革是分阶段的,但从来不是割裂和肢解的。

每一任校长都能不断开始,却从来不是重新开始。改革在一三四中学成了一种常态,也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他们的改革接力形成了以改革为显性特征的文化共同体。

显然,把过去的优势“传承”与“接力”并迁移到当下乃至未来,已成为一三四中学持续“保持优秀”的重要秘密。为什么一三四中学能在改革的路上一直保持高位发展?为什么近40年来能在课堂改革的秩序里与时俱进、不断接力?

如果说李锦韬校长是一三四中学的“破困局”者,那么后任校长让一所优秀学校变得更优,不断“应变局”“开新局”,则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对于1998年大学毕业就在一三四中学工作的傅巍川来说,在一个环境里浸泡久了,他非常清楚学校要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要继承什么,创新什么。

当记者继续追问“传承与接力的秘密还有哪些”时,傅巍川说,因素还有很多,但这似乎是一种默会知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学校的“求是”文化。“是”在一三四中学的校本化解读里就是“规律”,他们一直倡导“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规律,在探索规律中凝练智慧,在智慧运用中不断创新”。于是,“求是”成了课堂改革的路标。这也让一三四中学的课堂改革有了更高的立意。不管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学校都能始终以“求是”为指南和灯塔。

记者观察到的另一原因是学校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在一三四中学,校本知识管理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学校专门组建了校本知识学术管理委员会,旨在让经验逐步从零散走向系统,让成果从经验化走向理论化。有人说,组织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而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凝练、共享,让成果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课改知识管理是课改知识生产的延伸,通过知识管理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研组都成为成果的富矿。”傅巍川说。

傅巍川的新书《构建教学新样态》即将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梳理了近40年来的改革历程。“出版这本书就是为了总结一路走来课堂改革积淀下的经验”。

近40年的时间流变,一三四中学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实践场,他们的课堂改革是对学校“求是”价值观的守护,也催生了新时期优质中学接续改革的成功样本。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时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江苏时报 js.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